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6:32:31  浏览:951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常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常政办发〔2009〕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德山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常德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实施方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九年二月二十日



常德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

实 施 办 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我市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社会救助资金,根据《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民发〔2007〕92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临时生活救助,是指各级民政部门的社会救助机构对因遭受较严重或长期疾病、自然灾害、人身伤害等导致家庭生活暂时困难的本市城乡居民给予的临时性社会救助。

  第三条 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各县市区民政部门的社会救助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的具体审批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和监管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专项资金,村(居)民委员会承担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坚持以下原则:

(一)属地管理原则。申请对象向户籍所在地社会救助机构申请救助。
(二)分类施救原则。民政部门社会救助机构应根据申请对象的家庭情况和贫困程度实行分类救助。
(三)动态管理原则。依据救助对象就业情况和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及时办理临时生活救助手续。对救助对象采取阶段性救助或一次性救助的办法实施救助。
(四) 城乡一体原则。临时生活救助实行城乡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五)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社会救助部门自觉接受纪检、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六)鼓励劳动自救原则。临时生活救助主要是针对居民暂时未就业或因特殊情况造成的困难给予适当补助,鼓励、扶持救助对象尽快脱离困境。
(七)社会互助原则。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开展经常性捐助活动。

第二章 救助范围

  第五条 凡具有本市户口,因灾、病、残或其他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低收入人员可申请临时生活救助,主要包括以下人员:

  (一)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及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由于特殊原因(如灾、病、残等)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收入家庭,重点是低保边缘户;

  (二)已享受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但因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

  (三)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困难人员。

  第六条 下列情况不属于临时生活救助范围:

  (一)具有本地户籍而长期不在本地居住、生活的;
 
 (二)属于人为事故,已得到责任人足额赔偿或保险机构赔偿的;

  (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国家法律法规的;

  (四)因打架斗殴、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造成贫困的;

  (五)因流域性水灾、旱灾、风雹灾等自然灾害,以及较大范围遭遇环境污染、破坏性灾害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某一地区普遍性灾害的。

第三章 资金来源

  第七条 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实行财政分级负担,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筹资为辅。主要来源为:

  (一)城市家庭临时生活救助资金从本级预算配套的城市低保资金中按10%的比例安排,用于城市困难家庭的临时生活救助。

  (二)农村困难家庭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从本级预算配套的农村低保资金中按10%的比例安排,用于农村困难家庭的临时生活救助。

  (三)募捐及其他资金。

  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资金纳入民政社会救助资金专户管理,运行与使用参照城市低保的相关规定执行。财政部门要做好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第四章 申请、审批、发放标准和发放程序
  
第八条 申请享受临时生活救助的对象,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由村(居)委会、乡镇(街道)签署意见后报县市区社会救助管理局。书面申请需附带以下证明材料:
  
(一)居民户口簿;

  (二)身份证;

  (三)村(居)委会证明;

  (四)因灾、病、残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临时生活救助视困难家庭的具体情况,可给予500元至3000元的一次性临时救助。临时救助每年度同一家庭一般只能申请一次,最多不超过两次,一次一审批。

  第十条 社会救助机构在收到临时生活救助申请后,应及时调查核实。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在《常德市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及时将临时生活救助金直接发放给申请人,调查、审批过程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对因突发性事件无法继续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应简化程序,特事特办,必要时由县级民政部门直接实施救助。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临时生活救助实行评议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救助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不得用于平衡预算或挪作他用。各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应依法定期对临时生活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从事临时救助审批工作的人员,包括市、县市区社会救助机构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批评教育或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享受临时生活救助条件的家庭签署享受临时生活救助意见的;

  (二)对符合享受临时生活救助条件的家庭拒不签署享受临时生活救助意见的;

  (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挪用、扣压、拖欠临时生活救助资金的。

  对提供虚假证明、采取欺瞒手段骗取临时生活救助资金的,除追回领取款物外,取消当年申请临时生活救助资格。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二条各县市区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城乡困难家庭临时生活救助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从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颁布《广东省加强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政府


颁布《广东省加强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政府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广东省加强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加强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的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全民所有制企业、乡镇以上(包括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的新建、改建(包括革新、挖潜、改造)和扩建的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以下简
称工程项目)。
第三条 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并经劳动、卫生部门审查同意,否则不准施工和投产使用。
第四条 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单位,必须同时对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作出论证和评价。并请劳动、卫生部门参加会议。
第五条 编制或审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单位必须编制或审批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所需投资,应纳入项目总投资。
第六条 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见附件一),在设计时,应严格执行现有的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和技术标准,充分考虑劳动安全与预防职业性危害的要求,同时设计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对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的单位提出具体的要求,确保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符合本规定的要求,并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条件。
第八条 初步设计会审前十五天,建设单位必须将拟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评价报告书和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见附件二)及有关图纸、资料报送劳动、卫生部门审查,并在初步设计会审时通知上述部门参加。负
责审批项目初步设计的部门应根据劳动、卫生部门的意见进行综合审批。
未经劳动、卫生部门审查有关劳动、卫生防护措施的建设项目,不得进行施工。
第九条 因特殊原因不组织初步设计会审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下简称三资企业)必须在设备安装前十天将《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及有关图纸、资料报送劳动、卫生部门审查,并认真落实劳动、卫生部门的
审查意见。未经上述部门审查同意的项目(企业),不得进行施工(安装)。
第十条 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设计单位必须根据初步设计中的要求和劳动、卫生部门的审查意见充实和完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和内容。
第十一条 经审查同意的涉及到劳动安全卫生问题的设计方案,如有变动,必须征得劳动、卫生部门同意。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施工图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卫生防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保证工程质量。
第十三条 在对生产设备进行调试时,必须同时对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进行调试和考核,对其效果作出评价。在人员培训时要有劳动安全卫生的内容。应制定完整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应通知劳动、卫生部门进行检测与评价。
第十五条 工程项目验收前二十天,建设单位必须将试生产中劳动安全卫生设备运行情况、措施效果、检测数据、存在问题及今后采取的措施等写出专题报告,连同《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审批表》(见附件三),报送劳动、卫生部门审查。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
第十六条 因特殊情况不组织竣工验收的三资企业,必须在设备安装完运行后的一个月内将生产中劳动安全卫生设备的运行情况、措施效果、存在问题及今后采取的措施等写出专题报告,连同《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审批表》报送劳动、卫生部门,接受劳动、卫生部门的验收审查
,并认真落实劳动、卫生部门的审查意见。未经上述部门验收的项目(企业)不得投产使用。
第十七条 对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三同时的实施,按职责分工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劳动、卫生部门履行国家监察职权。
(一)省和中央驻粤单位组织的工程项目由省劳动、卫生部门负责,或由上述部门委托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有关部门负责。
(二)各市、县有关部门组织的工程项目由同级劳动卫生部门负责。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的经济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将本部门工程项目的年度计划及时抄送同级劳动、卫生部门。
第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在职责范围内认真贯彻执行本办法。
各级劳动、卫生部门应严格按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和法规对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进行设计审查和验收,对建设单位报送审查的建设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评价报告书、初步设计文件及验收专题报告,劳动、卫生部门应在收到报告之日起二十天内审查完毕并作明确答复。逾期未答复的,
视为同意。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根据第十八条的分级管理原则,由劳动、卫生部门按《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一条 乡镇以下企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三年三月一日起施行。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五日颁发的《关于加强工程项目安全卫生设施建设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一:《劳动安全卫生专篇》编写提要
一、设计依据
1.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2.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二、工程概述
1.改建、扩建前的劳动安全与劳动卫生概况。
2.主要工艺、原料、半成品、设备及主要危害概述。
三、建筑及场地布置
1.根据气象、地质、雷电、暴雨、洪水、地震等情况预测主要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2.建厂四邻情况对本厂劳动安全卫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3.工厂总体布置中对诸如锅炉房、氧气站、乙炔站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仓库对全厂职业安全卫生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4.总图设计中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采光、通风等情况,主要有害气体与主要风向的关系。
5.辅助用室(包括救护室、医疗室、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女工卫生室)的设置情况。
四、生产过程危害因素分析
1.生产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危害。
2.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易燃、易爆、高频辐射、振动、噪声等有害作业的部位和程度。
3.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较大的设备的种类、型号及数量。
五、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1.对第四点中各种危害采用的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
2.生产过程中紧急停机、事故处理的保护措施。
3.改善重体力劳动强度方面的措施。
六、预期效果及评价
对上述第五点各种措施的评价及预料效果。
七、工程的总投资及劳动安全卫生措施所需的费用。
八、存在问题及建议。

附件二: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

----------------------------------
|项目名称: |
|--------------------------------|
|建设单位: 负责人: |
|--------------------------------|
|建设地址: |
|--------------------------------|
|审批单位: |
|--------------------------------|
|批复文号: |
|--------------------------------|
|建设年限: |
|--------------------------------|
|设计单位: |
|--------------------------------|
|施工单位: |
|--------------------------------|
|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
|--------------------------------|
|劳动部门审查意见: |
|--------------------------------|
|卫生部门审查意见: |
----------------------------------

附件三:工程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审批表

---------------------------------------
|试运行时间: |
|-------------------------------------|
|试运行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
|(可另纸填写) |
|-------------------------------------|
|劳动安全卫生测试数据 |
|-------------------------------------|
|劳动安全卫生监测机构技术审查意见 |
| |
| 年 月 日 |
|-------------------------------------|
|各种有毒有害因素的接触人数 |
---------------------------------------



1993年1月14日

发布78项石油行业标准

国家经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公 告

二○○二年第32号

 

发布78项石油行业标准

  国家经贸委批准78项石油行业标准,现予发布,自2002年8月1日起实施。

  以上标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78项石油行业标准名称及编号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二ΟΟ二年五月十五日

 

附件:

78项石油行业标准名称及编号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代替标准编号

1
防腐蚀工程经济计算方法 SY/T0042-2002
SYJ42-89

2
油气田工程测量规范 SY/T0054-2002
SY/T0054-93

3
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SY/T0075-2002
SY0075-93

4
钢制储罐内衬环氧玻璃钢技术标准 SY/T0326-2002
   
5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 SY/T0413-2002
SY/T4013-95

6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 SY/T0452-2002
SY4052-92

7
油气管道钢制对焊管件设计规程 SY/T0518-2002
SY/T0518-92

8
地震检波器 第3部分 涡流式检波器 SY/T5046.3-2002
   
9
地震检波器 第4部分 动圈式加速度检波器 SY/T5046.4-2002
   
10
钻修井用割刀 SY/T5070-2002
SY5070-91

SY5424-91

SY/T5688-95

11
评定井身质量的项目和计算方法 SY/T5088-2002
SY/T5088-93

12
钻井液用磺化褐煤SMC SY/T5092-2002
SY/T5092-93

13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规范 SY/T5127-2002
SY5127-92 SY5279.1-91

SY5279.2-91

SY5279.3-91

SY5156-93

14
石油钻机用离心涡轮液力变距器 SY/T5141-2002
SY/T5141-93

15
岩石中金属元素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SY/T5161-2002
SY5161-87

16
钻柱转换接头 SY/T5200-2002
SY5200-93

17
岩样的自然伽马能谱分析方法 SY/T5252-2002
SY/T5252-91

SY/T5253-91

18
偏心配水工具 SY/T5275-2002
SY5275-91

19
港口装卸用输油臂 SY/T5298-2002
SY/T5298-91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代替标准编号

20
陆上地震勘探资料采集质量检查与验收 SY/T5314-2002
SY/T5314-95

21
撞击式井壁取心技术规程 SY/T5326-2002
SY/T5326-93

SY/T5605-93

22
压裂用田菁胶 SY/T5341-2002
SY/T5341-88

23
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 SY/T5358-2002
SY/T 5358-94

24
扩张式封隔器 SY/T5404-2002
SY/T5404-91

25
特殊取心工具 SY/T5414-2002
SY5414-91 SY/T6200-1996

26
石油修井绞车 SY/T5470-2002
SY5470-92

27
石油钻机用绞车 SY/T5532-2002
SY/T5532-92

28
石油钻机用DS系列电磁涡流刹车 SY/T5533-2002
SY/T5533-92

29
原油管道试运投产规范 SY/T5536-2002
SY/T5536-92

30
凝析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 SY/T5543-2002
SY/T5543-92

31
单螺杆抽油泵 SY/T5549-2002
SY5549-92

32
裸眼井、套管井测井作业技术规程 SY/T5600-2002
SY/T5600-93

SY/T 5606-93

33
电缆输送射孔施工技术规程及质量评定 SY/T5604-2002
SY/T5604-93

34
试油测试工具性能检验技术规程 SY/T5710-2002
SY/T5712-95 SY/T5710-95

35
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 SY/T5751-2002
ST/T5751-1995

36
管输原油降凝剂 SY/T5767-2002
ST/T5767-1995 SY/T5887-93

37
可控源声频大地电磁法勘探技术规程 SY/T5772-2002
SY/T5772-1995

38
山区地震勘探测量技术规程 SY/T5775-2002
SY/T5775-1995

39
注入、产出剖面测井资料解释规程 SY/T5783-2002
SY/T5783-93

40
套管整形与密封加固工艺作法 SY/T5790-2002
SY/T5790-93

41
地面重力勘探技术规程 SY/T5819-2002
SY/T5819-93

42
抽油杆扶正器 SY/T5832-2002
SY/T5832-93

43
油水井化学剂解堵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SY/T5849-2002
SY/T5849-93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代替标准编号

44
采气工程劳动定额 SY/T5896-2002
SY/T5896-93

45
输气工程劳动定额 SY/T5897-2002
SY/T5897-93

46
钻井液用聚丙烯酰胺钾盐 SY/T5946-2002
SY/T5946-94

47
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地球化学勘探图件 SY/T6055-2002
SY/T6055-94

48
地层岩石热物性参数的测定方法 SY/T6107-2002
SY/T6107-1994

49
碳酸盐岩气藏开发地质特征描述 SY/T6110-2002
SY/T6110-94

50
天然气管道试运投产规范 SY/T6233-2002
SY/T6233-1996

51
油井管全尺寸试验方法 油、套管螺纹上卸扣试验 SY/T6238.2-2002
   
52
石油工业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具配备要求 SY/T6524-2002
   
53
泡沫排水采气推荐作法 SY/T6525-2002
  
54
盐酸与碳酸盐岩动态反应速率测定方法 SY/T6526-2002
  
55
电、声成像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 SY/T6527-2002
  
56
岩样介电常数测量方法 SY/T6528-2002
  
57
原油库固定式消防系统运行规范 SY/T6529-2002
   
58
非腐蚀性气体输送用管线管内涂层 SY/T6530-2002
   
59
油井泵体用直缝电阻焊钢管 SY/T6531-2002
  
60
激发极化仪校准方法 SY/T6532-2002
  
61
稳定试井测试及解释方法 SY/T6533-2002
  
62
双螺杆油气混输泵 SY/T6534-2002
  
63
高压气地下储气井 SY/T6535-2002
  
64
钢质水罐内壁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SY/T6536-2002
  
65
天然气净化厂气体及溶液分析方法 SY/T6537-2002
  
66
配方型选择性脱硫溶剂 SY/T6538-2002
  
67
BOX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检验项目及技术指标 SY/T6539-2002
  
68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 SY/T6540-2002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代替标准编号

69
海上固定平台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荷载抗力系数设计法(增补1) SY/T10009-2002
SY/T10009-1996

70
海洋石油工程制图规范 SY/T10028-2002
   
71
海上固定平台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工作应力设计法(增补1) SY/T10030-2002
SY/T10030-2000

72
海底管道系统规范 SY/T10037-2002
SY/T4804-92

73
海上固定平台直升机场规划、设计和建造的推荐作法 SY/T10038-2002
SY/T4806-92

74
浮式结构物定位系统设计与分析的推荐作法 SY/T10040-2002
   
75
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一级一类和二类区域划分的推荐作法 SY/T10041-2002
SY/T4811-92

76
海上生产平台管道系统设计和安装的推荐作法 SY/T10042-2002
SY/T4809-92

77
泄压和减压系统指南 SY/T10043-2002
SY/T4812-92

78
炼油厂压力泄放装置的尺寸确定、选择和安装的推荐作法 SY/T10044-2002